首页 > 舞弊新闻 >

两部门:建立医药商业贿赂案信息共享机制,药企须让研发创新站C位

2020-11-03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医保局签署《关于开展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件信息交流共享的合作备忘录》


640.png



主要内容是建立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定期通报制度,积极拓展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司法成果在医药价格和招采领域运用,共同推动全系统各层级开展信息交流共享,持续深化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协同合作。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已于近期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各地于2020年底前建立并实施信用评价制度,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和相关部门的合作框架下,以医药商业贿赂等为切入点,依托医药集中采购市场,加大治理医药商业贿赂的力度,推动医药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促进医药价格合理回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今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发布多份对医药购销领域反腐的文件。按照部署,从今年7月至年末,重点将整治医务人员收取回扣、药企违规营销等行为,目前新一轮医疗反腐行动已进入专项整治阶段(8月至11月),更多医药贿赂等违规行为被揭开,相关案件“触目惊心”。


商业贿赂推高销售费用


对于医药商业贿赂产生的原因,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作了分析。从供给侧看,医药产品严重同质化,使得医药企业只能通过投入大量营销费用来拉升业绩。“有号称‘回扣鼻祖’的个别企业用大量回扣的方式来拉升业绩,行业内其他企业看到了,也大范围学习。”在他看来,国内很多所谓创新药其实还是仿制药,真正的创新药极少,于是通过带金销售的方式与原研药竞争,“即便是专利药业,不进行商业贿赂可能会遭遇刁难。”  


从医院端看,药品进入医院要经过主管院长、药事委员会、药剂科主任、科室主任,药品使用要通过医生,整个环节都需要沟通;此外,“医生诊疗是免费的,诊疗行为的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导致部分医生通过卖药、开大检查赚钱。”  


在医药这一行贿高发行业,药企的“商业贿赂”行为一般通过费用类科目入账,且主要涉及“销售费用”科目。恒大研究院在2018年8月发布的《揭开中国药企销售费用畸高之谜》文章中指出,2014年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药企销售费用存在六大流向:公关招标机构费用、公关医院相关负责人费用、医生回扣、医药代表提成、逃税洗钱(过票)成本、统方费用。


近几年,医药行业销售费用仍高居不下,一方面由销售模式变革所致。在“两票制”(即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推行前,市场推广、医院开发等工作一般由经销商完成;“两票制”实施后,由于配送商仅承担配送服务,相关市场服务则需要药企自身接管或外包给第三方服务机构。另一方面,药企将药品回扣等商业贿赂支出隐匿于“销售费用”中,进一步推高该科目金额。  


“两票制之后,药企开给配送单位时开一次票,配送单位开给医院又是一次,现在就这两个开票环节。之前是有一些药品经销商、医药代表在中间给回扣之类的,倒票倒了好几次才到医院,这中间过票的风险就不在药企身上,压力没那么大。”一家大型制药企业的前财务人员向有关部门表示,“现在药企生存压力真的挺大,经销商生存空间压缩了,就会想尽办法从药企拿钱。”  


根据会计准则定义,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对药业来说,主要包括销售部门职工薪酬、宣传推广及会务费等明细科目,不同企业具体划分有所区别。  


我们注意到,在药企的销售费用构成中,“学术推广”类销售费用也日渐成为贿赂高发区。  


【观察】药企须让研发创新站C位  


“药价虚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当前,以仿制药为主的化学药品制剂仍占据我国药品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于竞争聚焦于销售环节,药价当中包含了大量销售费用,甚至商业贿赂等违规费用。这些费用最终往往由患者和医保买单。  


不过,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医改,推出集中带量采购、医药领域高压反腐等系列举措,本土药企迎来市场竞争加剧、仿制药利润下降等多重挑战。在全行业合规加强的背景下,药企单纯依赖“销售公关”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一定程度上,销售费用高企的背后,是药企间同质化竞争、创新能力不足。对药企来说,解题思路即顺应医药行业发展趋势,一方面升级营销模式,由关系型销售向专业推广型销售转型;另一方面,应及早摒弃对“销售能力”的依赖,由销售驱动转型至研发驱动。


这也是有预见性药企的努力方向。数据显示,A股医药生物行业研发费用已呈现常态化上升趋势。A股医药生物企业去年的研发费用中位数约0.69亿元,2018年这一数据为0.57亿元。同时,A股药企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比重)中位数也由2018年的4.2%升至2019年的4.7%。此外,去年约八成A股药企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即便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今年上半年,仍有约六成药企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追捧,也成为行业愈发重视研发的背景之一。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企业上市、科创板的推出等,为创新型药企拓宽了融资渠道,也为其提供更加充裕的研发资金。从数据看,已上市科创板药企普遍重视研发投入,该板块2019年研发费用率的中位数约13.6%,远超全部A股药企该指标的中位数水平。  


行业龙头也普遍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创新速度。2019年,恒瑞医药、复星医药、迈瑞医疗、上海医药、科伦药业和华东医药的研发投入均超过10亿元。其中,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研发费用总额分别达到38.96亿元、20.41亿元,同比增幅分别约46%、38%。  


当前的医药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本土药企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但好在行业加速推进研发的创新氛围正在提升。药企只有真正构筑起研发创新的护城河,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转载:CHPC医药风控合规管理 

如有侵权,联系后台删除,谢谢!